工商時報【陳碧芬╱台北報導】

根據余紀忠文教基金會環境小組的調查,八成民眾居住在城市,肩負生產大眾食物的農村,人口占比僅13%、且平均年齡超過62歲,台灣農村老化較都市來的嚴重,問題已擴大危及到生產糧食,自然保育景觀維護、孕育文化及休養身心等。

農委會主委曹啟鴻22日表示,多年來推動社區營造、老人關懷及送餐等,仍面臨熱情消退後無以為繼,背後隱憂主要木屋建造廠商是年輕人沒有回到農村,制度建立不起來,「這問題一定要解決」。

曹啟鴻指出,農委會估算,未來10年內會有11萬名農人退場,已規劃培育3萬名新世代農業工作者在這期間返回農村,明年起會推出專給農青申請的第一桶金資金補助計劃,藉此帶動產業起來,也需要農業金融的跟進,給回鄉的年輕人有價值觀、榮譽感。

「整備農村環境,因應老化社會」系列座談,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環境小組發起,昨天邀請曾任屏東縣縣長的曹啟鴻、前台南縣縣長蘇煥智,和多位韌性社區創辦人、社區營造民間推動單位代表,進行經驗分享與政策對話。

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表示,台灣少子化與人口老化問題的嚴重性,已經影響國家的永續發展,農村的諸多議題如老人小孩,健康醫療,交通物流,農舍分工,灌排分離,養水種電,青年回鄉,銀色經濟等,都需要有大範圍並且持續性的投入,才能夠發展出宜居、多樣的農村環境,並且持續地打造韌性都市理念,營造健康永續家園。

曹啟鴻分析,目前農村的資金使用標的不對,60%用在購買土地,農戶想要推動德國電動床墊有機農產品卻缺少資金,例如有個案例需要550萬元建置有機生態,農戶沒有擔保可貸款,透過接洽有機品進出口商參與,達到雙贏結果。

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、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李永展指出,農村再生計畫者對提升農村生活環境品質很重要,農青參與的農業產銷講究效率、彈性,電子商務模式推陳出新,新世代農民也開始推動小規模產銷策略聯盟,但是小農產銷能力有限、供貨不穩,可鼓勵與企業整合,進行跨空間、地域、行業和重新配置生產要素、銷售整個體系的調整,並構築新的資本組織。

電動病床


C68475EB5B24D71D
arrow
arrow

    tf8fecx8r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